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巾子山歌吊宋故太傅枢使国张公太傅磔降臣卞彪于是山始浮海入瓯闽故是山有太傅厓山三大忠臣祠反出吾乡之后然吾乡成化以前志乘不载此祠盖袁清容之父为元降臣清容庆元路志不载其后诸志因失之至张东沙宁波府志始补入今祠已圮矣予拟重建先约南皋钝轩甘各共吊以诗) 清 · 全祖望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虬骨集
罗刹江头湖不至,范文虎临安市
范阳将军气如虹,背城请战遭乖刺。
臣妾佥名谢道清太皇太后,谁忍连署迎北使家参政铉翁
庆元都府亦雄藩,孟传昌元那足恃(庆元制置大使赵孟传与寓公谢昌元迎降上四明图籍)
空馀巾子山一片石,聊驻残军麾赤帜。
嗟哉天之所废莫能兴,抟土逐日成何事。
只有孤忠一腔血,天亦无能夺我志。
谁家幺么卞竖子,甘言来说蛟关澨。
将军错认作从王,不惜庖丁陈脍胾。
牡砺滩头白浪高,金鳌背上哀云渍。
酒阑方为哭神州,投袂而嗔惊犀兕。
尔舌尚存真维厉,尔肉不食应投畀。
此是刀山大道场,尔戴尔头昩趋避。
尔时海上正扬波,鼍鼓逢逢起云际。
长鲸怒目献长矛,神龙鼓鬐效神匕。
剑光磨糊,刃痕拂戾。
鸡山之鸡争哀鸣,虎山之虎群忿詈。
将军笑抚竖子尸,所恨尔帅远莫致(谓石国英
俄传除地乃更饮,诸公为我同心济。
国家运祚正灵长,一汴二杭犹未替。
况有文陈两相公,大声卬须扶正义。
茫茫溟海落日斜,重为此牛此酒出头地
扬帆而前即东瓯,葱葱天水双龙有佳气。
迪功郎致仕史君孟传墓志铭绍定五年十二月1232年12月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四、《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二、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五○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
今之学者例曰自隋唐以科目取士,士习于浮夸,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姑以哗众攫荣亦可矣。
乃若穷深务广则有司所未喻,博古通今则有司不及知,故遂以大惭则大好为不可易之论。
呜呼,胡不以吾友史君孟传之事观之!
嘉泰元年,予以剑南幕府较士于眉士之通《春秋》者,询以霸业所由始,迨策士于汉中,举唐入閤本末为问,其间乃有博赡宏丽者,予异而拔之,则丹棱史孟传守道也。
其年其叔父君承名坤柔,与其乡人称之无异辞,予始内交焉。
又九年大比,有司以左右史沿革策士,有谓二史不当隶两省,又谓国朝之史自时政记、起居注、国史、日历、实录、玉牒、圣政、宝训等书,凡皆经历宰辅始得上闻,故载笔者不得直书,反覆辩析,如素官于朝者,发其名又孟传也。
又九年,就外省疏《春秋》经传柢梧,辩晰不遗,有司愕曰:「是敢与公羊子辩,必老于经者」。
乃得奏名。
呜呼!
孟传以正学直道,未尝为大惭之语也,而有司取之,公论许之,是则患有司之不公不明,而惟浮靡之是习,苟以哗众攫荣者,不惟浅之待人,亦薄乎处己矣,得之不得固不在是也。
孟传治装入对,忽以疾卒,实嘉定十三年正月甲子,得年四十有八。
诏附刘渭榜,赐同进士出身,授迪功郎致仕。
绍定五年十二月癸卯,葬于蟆颐山寿乡丑冈之原。
予得罪南迁,会恩生还,厥子廉璧过予泣曰:「父殁十有三年矣,龟始食哀。
惟吾父生而惟先生之依,殁而非先生之文将亡以窆,愿有以宠绥之」。
呜呼孟传,非予铭谁宜!
史氏自临邛府君灏始入,占名数丹棱。
八传至克恭,自荣州军事判官摄本县令,禦贼于蟠鳌峡以死,嘉泰间锡庙褒忠封忠佑侯
曾王父宪。
王父仪,迪功郎
父元谈。
妣王氏、孙氏,孙故太学博士逢之孙,知永睦县份之女。
孟传孙出也,眉目秀杰,矩范夙成。
年十四,以能文名于郡国。
举文固非其好也,自经子百氏及历代国朝诸史一览不忘,故发于文则援据详博,词辩雄放,顷刻数千言,见者骇服。
退而即其人,似不能言者。
异时学者托周、程诸儒先语以自标榜,孟传为诗曰:「但使躬行皆孔孟,何忧吾道不周程」。
此岂茍于言者!
其后学日肆,名日大,愿交者日广,每诵前辈语,云士不可多受恩,亦不可多受知,故独于予为平生交。
予召为学官孟传不能从,则以属予外舅故荆湖北路刑狱使者杨公熹。
予后守汉守眉,持节潼、遂,又与之俱,始识后溪刘公光祖雁湖李公壁,皆恨相得之晚。
李公尝语及本朝明堂用吉辛故事,孟传随问辩对,不失一字。
屡试辄奇,有欲为之地者,孟传不可曰:「为我谢夫君,吾宁黜不是之为也」。
取同郡李氏,生一子,即廉璧,尝与宾荐。
一女,嫁同郡刘铸弟守文,爱之笃,推田庐予之。
予为买屋于眉之南门,有大家以小屋易之,孟传不之较,亦未尝形之言也。
平生论著有《传斋集》十卷、《传斋有用之学》二十卷、《春秋统会》十二卷、《周礼略》十卷、《书略》十卷、《诗略》十卷、《广编》二百卷、《杂钞》五十卷、《国朝名贤年谱》十卷,《广编》稿未竟也。
孟传为人不茍得,不轻訾笑,不戚贫贱,于我乎馆者二十年犹一日也。
所谓博闻强识而逊、笃善行而不怠,孟传非与!
虽然,孟传之遇也,有司取之,公论予之,此人心之公也,而未及有行,天遽夺之,天固与人异向与!
铭曰:
茸显瘝在,式登于耆。
侯德侯艺,匪折伊奇。
谓天简贤,我不敢知。
胡瑰尔蕴,靡一日施。
如马斯磬,旋控其驰。
地泐有已,兹铭永贻。
史孟传守道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一、《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一
自得孟传,今二十年,破裘败履,断简残编。
嘿坐兀兀,疾书翩翩,不见喜愠,如一日然。
科举之弊,浅末相沿,昧于一惭,求容取妍。
维此孟传,虽有弗挻,虽疚逾美,虽穷益坚。
提撕初心,脱弃俗挛。
宁以范御,班其屯邅,不以此获,兽禽丘山。
谓终不逢,忽一遇焉。
人曰是理,可必者天,屈信之度,转续相嬗。
彼一惭者,祗足叹怜。
人方交称,君已疾颠。
然则惭者为是,比者为贤,御不必范,屯不必班。
不然则穷搜历览,细大不捐,荷重揭贵,神降之愆。
我不敢知,独伤孟传,进不盈寸,复推而旋,宁其不逢,寿命之延。
呜呼哀哉!
刘无竞克逊司门赴召三首 其一 南宋 · 王迈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吾郡称多士,君家总俊游。
仲方在閒散,伯又袭编修
道与时升降,宾随主去留。
邮亭还祖饯,别意爽于秋(自注:仲谓潜夫克庄,伯谓孟传希醇,皆为编修。)
荣国夫人管氏墓志铭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二
参知政事会稽李安简公之配曰荣国夫人姓管氏
其先齐大夫敬仲相桓公霸诸侯有功,世祀于齐。
中徙秣陵,后避五季之乱,复徙处州龙泉县,久未有显者。
及夫人之曾大父讳大忠,以子师同知枢密院事,赠太子少师,始为郡著姓。
枢密之弟师醇赠承事郎,生子时可,以明经饬行为乡里所宗,远近受业之士甚众。
尝有欲荐之朝者,谢而不许,竟不仕以卒。
乡人皆以先生称之,后亦赠承事郎
夫人其季女也。
生有淑德,族姻称其婉嫕,李公闻而聘之。
时公方以侍御史言事谪官,贫甚。
夫人入门泰然,无纤芥不乐意。
后公复为时用,入参侍从,出殿藩维,遂登庙堂,位亚丞相,禄赐丰矣。
而夫人处之以约,食饮居处,所以自奉者不少异于前日也。
从公守郡,辄戒家人无得买官下一物。
宣城时,巨盗猝至,攻围甚急。
公方悉力拒守,而夫人以免乳得疾,危甚。
公以为忧。
夫人曰:「死生命也,公宜一意捍贼,无念我」。
公壮其言,厉气循城,贼为解去。
及公以忤秦桧谪岭外,遂浮海南,居儋耳,久不得还。
家留故里,日复穷空。
夫人至斥卖簪珥以给用度,身不肉食者十馀年,而亦无甚戚戚也。
憾公不释,捕公子孟坚廷尉,诬以私史,遣吏索其家。
或以告曰:「夫人亦且逮矣」。
阖门恟惧。
夫人独夷然不为动,曰:「祸福之来,非可避就,自是无愧斯已矣」。
已而卒无它。
始,夫人嫁不及舅姑,以为恨。
岁时祠祀斋洁严敬,凡涤濯烹饪之事,必身亲之,比老愈笃。
诸子女多出元妃黄氏,夫人独生二男二女,而抚爱均一,人无间言。
公南迁时,二男者皆方数岁。
夫人教之学,既冠,皆以文行称。
公及见之,喜曰:「吾自教之亦不过如是耳」。
待诸妇如己女,遇左右宽而有节,有所不及,务掩覆之。
平居端庄静一,举动有常度,内外亲党皆法象其贤。
尝从容语诸子曰:「凡人处心宜公,待物宜恕。
吾虽不学,然于此若有得焉,行之终身,不敢一日忘也」。
李公平生以刚直闻,晚岁遭谗去国,投荒蹈海,九死不悔,而夫人之德所以配之者如此,亦可以无愧矣。
累封缙云郡夫人,以淳熙二年二月某日薨,享年七十有二。
十月丙申,葬会稽县太平乡官漾之村。
后以子孟珍请貤所迁官以益封,于是乎有荣国之赠。
子男五人,孟博左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
孟坚右宣义郎提举淮东常平茶盐公事。
孟醇,不仕。
皆先卒。
孟珍,通直郎权发遣江阴军事。
孟传从事郎,浙东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
女五人,长适左朝散郎曹粹,次适登仕郎陈汝楫,次适进士陆权之,次适承直郎沈程,再适奉议郎章驹,次适朝奉大夫潘畤
孙男八人,知常,从事郎,早卒。
知微从事郎。
知言、知易,皆承务郎
知退、知孝、知和,皆未仕。
女十一人,其四已适人。
曾孙男女各一人,皆幼。
初,大理卿章贡曾公逢以女妻浙东从事,深知夫人行事之实。
既为之状,将以请铭而未有所属也。
曾公卒,江阴使君乃以状授
既晚出,又滞穷乡,不及升堂尽敬以观夫人门内之治,而曾公又先达也,初不敢当。
顾先君子实尝为安简公所知,则义又有不得辞者。
敬为之铭。
铭曰:
德之美,维顺以柔。
有以干之,其德乃修。
人曰夫人,匪慈则孝。
我相其中,不可屈挠。
安富节,执礼胜私。
逢世之纷,蹈险若夷。
维其坚刚,以一其度。
俾易其艰,以燕以誉。
惟公夫人,合德殊施。
此内而,彼外以危。
要其所终,两绝惭悔。
匪篆匪辞,曷诏冥昧?
古田弟墓志铭1249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七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孟容刘氏,名宬,乾道太史公讳某之孙,习静先生讳某之子,母徐孺人
由乡赋擢丙戌进士,监庆元府苗米仓、罗源坑冶司检踏官青田、汤镇催煎官。
用考举改宣化郎、知古田县,道闻习静讣,徒跣驰归,哀毁过甚,不数月亦卒,淳祐丁未孟春戊申也,年五十三。
娶林,继谢。
子男四人:性甫,德甫,二幼。
葬于城北之芳林,与习静同山而异陇,戊申三月庚戌也。
孟容才高,入鄞幕,是是而非非,不以拟笔一字假借人,有能名,亦以此媒怨。
治青田,豪强歛迹,贫弱吐气。
邑素无积贮,孟容因水灾请台郡,得没官田三百斛,立平粜仓。
清苦三年,上下信伏,惟嚚讼不胜者腾口撼摇,犹在鄞也。
之寓贵后为畿漕,追仇孟容,文致逞憾;
青田之寓贵方在禁近,及因此知孟容,辟举交上。
人谓非孟容老少之异,亦二贵贤否之分焉。
余观同时一丛辈词学与孟容比肩,皆已拔卑冗,致显荣,智慧在孟容下风者,往往亦秉机要,据事任,独孟容龃龉难合。
又观士之与时枘凿者,或以迂疏,或以高亢,孟容笔精墨妙,为人所爱,表和里刚,与物无忤,而又仕贱力微,所抑扬与夺不过民间琐琐鸡虫得失尔,而人情已有不能堪者。
孟容稍用于时,有大建明、大矫拂,未知世论又何以处孟容哉。
噫,使士大夫人人以公论克私意,为当世惜人材,前之憎孟容者必爱之矣,毁孟容者必誉之矣。
世未尝无若人,而孟容所遭乃或不然,所谓命耶!
初,习静高蹈丘园,行谊修洁,年八十馀坚悍未衰,及见孟容通籍。
人谓将安车以迎,列鼎以养也,而灵椿丹桂,奄忽凋陨,所谓天道果安在耶!
孟容于书口诵手抄,靡不该综。
未尝欲以文章盖人,偶然游戏翰墨,字在纸上皆绚烂有光怪。
用笔得《禊帖》意,身后馀手泽书若干种。
呜呼,天祸吾家也夫!
前哭孟传,后哭无竞,今又哭孟容也。
刘氏自二大父迭中进士魁亚,先君群从六人策名者三,余群从十有四人,策名者亦三,居垕最先,志学继之,孟容殿焉。
今踰二纪,未有继者。
余潦倒无成,岁晚召对,天子哀其志气频挫,文采衰落,亲洒奎画,赐以科第,其有愧于家世多矣。
斛律金观子孙会射,泣曰:「二子用弓不及我,诸孙又不及父,世衰矣」。
夫以弧矢卜盛衰,将家也;
以科目验隆替,儒家也。
若淡墨黄甲减于前人,斋郎太祝多于进士,窃意吾祖吾父幽冥之中喟然发斛律公之叹矣。
余志孟容,所以自警,亦以警吾宗之少隽者。
性甫、德甫善继父志,其以余语勉二幼焉。
铭曰:
余闻古人,英才是育,髦士是烝。
其后反是,烝不必髦,育不必英。
世固有之,如泥孝廉,伏猎贰卿
呜呼孟容,彼所获者,膜外之荣;
彼臭腐矣,余所传者,身后之名。
呜呼孟容,安归尔宫,谛受余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三。)
人人:原脱一「人」字,据清抄本补。
刻方言后序庆元六年二月 南宋 · 李孟传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四四、《小学考》卷七
西汉氏古书之全者,如《盐铁论》、扬子云《方言》,其存盖无几。
《盐铁论》前辈每恨其文章不称汉氏,唯《方言》之书最奇古。
孟传顷闻之,曾文清公尝以三诗答吕治先,有云:「伤心昨夜杯中物,不对王郎对影斟」。
紫微吕居仁次韵云:「书来肯际铜鱼使,记我今年病不斟」。
自注云:「出子云《方言」》。
今所在镂板,辄误作「病不禁」。
此书世所有而无与是正,知好之者少也。
山谷诗云:「追随富贵劳牵尾」,乃用《太玄经》语。
绍兴初胡少汲、洪玉父、李文若诸人校黄诗刊本,乃误作「荣牵尾」,自此他本遂承误。
「郁苍苍」三字文人多爱之,亦或鲜记其出于《太玄》。
大抵子云精于小学,且多见先秦古书,故《方言》多识奇字,《太玄》多有奇语,然其用之亦各有宜。
子云诸赋多古字,至《法言》、《剧秦》所用则无几,古人文章盖莫不然。
西汉一书唯相如、子云等诸赋,韩退之文曹成王碑,柳子厚自骚词、晋问等,他皆不用古字。
本朝欧文忠、王荆公、苏长公、曾南丰诸宗工文章照映今古,亦不多用古字。
得非以谓古文奇字声形之学虽在所当讲,而文律之妙则不专在是,若有意用之,或反累正气也邪?
学者要知所以用之,当其可则尽善耳。
今《方言》自闽本外不多见,每惜其未广。
予来官寻阳,有以大字本见示者,因刊置郡斋而附以所闻一二,盖惜前辈之言久或不传也。
庆元庚申仲春甲子会稽李孟传书。
按:《方言》卷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郑甥主学墓志铭1264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后埭之郑,世有显人。
君名子简。
曾大父阅礼,大父孺可,父冲甫。
母刘氏,二刘先生之孙,赠正议大夫起世之女,前进士希道中大夫秘阁希仁之女弟。
君少颖脱群儿中,长身美髯,丰度宛如二舅。
弱冠用族父国子监丞泾甫牒发胄荐,既下第,志益苦,艺益进。
景定壬戌五上春官矣,君不以垂翅少沮,犹欲蓄锐奋翼。
亲朋勉就南廊,入等,以叠游边,金吾夏侯贵上其劳,傅相贾公启拟,俾附淮襄举人例先参选,调漳州龙溪主学
过建,赵漕孟传延入幕,君以迫戍辞。
抵漳,一新学制。
遇课试命题,发策皆有义味。
鉴裁明,去取严,矜佩悦服。
学职皆选俊秀,无以贿进,士有不愿之郡书院而愿之县学者。
东溪、北溪二先生于学,创贡士庄,复县学田。
郡帖权县兼佥,力辞。
美誉流闻,贤士大夫咸曰不意南廊官人自立如此。
未几,以微恙卒于官下,癸亥八月二十七日也,年四十六。
娶方氏,铁庵忠惠公大琮之侄女;
继薛氏,潮守季良之侄女;
继赵氏,怀安丞希澹之女。
二男:长大有,登仕郎,漕贡进士
次大壮。
孙男一人,名应松
甲子十月初十日,葬于兴教里南山考妣墓之右,君所自相攸者也。
君性至孝,母病,再刲股,梦神告曰:「可延一纪」。
至期当试南宫,遂辍行,余与铁庵以此器重之。
铁庵番禺,与之同载。
铁庵没,君怀其遇,识其言行,诵之终身。
而又轩豁通世务,强敏有吏干,非高虚捉麈尾、清狂不问马曹者。
而天不假年,其用不究,惜哉!
君母及二舅,余群从也,念君圣善将终,以君属余及秘阁秘阁既拊其孤,经理其家,而余铭其墓。
铭曰:
相与瓜葛,知其纯孝,初筮芹藻,闻其善教。
其才与年,皆可远到,曷不显融,曷不耆耄!
然君二雏,挺出英妙,菑之播之,必食其报。
淀祠旁行宫八景 其七 澄绿池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七
是地由来富于水,引渠到即便成池。
孟传孔语德行速,事半应思功倍之。
婺州税院 宋末元初 · 王柏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五、《鲁斋集》卷五、光绪《金华县志》卷四
古先圣王属意于商贾也厚矣,其制法为甚详,其设官为甚密,以其贸迁有无,为民生之大利也。
故有司市之职,分地以经之,辨物以平之,禁靡以均之,与之行布徵儥止讼,与之除诈去盗敛赊,无所不备。
又有质人掌成市之货贿,有司关达货贿,以节传出之,何其虑之深而卫之周也!
孟子曰: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治之耳。
其后有登龙断左右望以罔市利者,人以为贱,故从而征之。
盖纪征商之所自始,非若汉武帝穷兵黩武,海内虚耗,始税商贾以充其欲。
此非贱其罔利也,而实利其倍息而已。
凉法敝事一开其源,而终不可窒,然亦通都大邑,燕车楚辇之交驰,江舻海舶之辐辏,征之未以为虐,取之未以为苛,犹将饰其词曰:「所以抑末而厚本」。
居是官者,晨出坐曹,群贾在列,或色动神喜于万宝横陈之时,或朵颐染指于巨贝旅廷之后,一念火炽,百行瓦解。
知自爱者于铨曹不敢轻下愿注之笔,以其财利易污也。
惟婺之征官则异于是,地僻而道左,物琐而利䪥,官寒吏瘠,朝夕盼盼于刀锥之赢,岁额虽轻,而课赋常负,官多虚而吏专责矣,故益不可为也。
按郡乘,都税务旧在西南二百六十五步,宣和己亥煨烬之馀,徙于今地,去州西二里一十步,实建炎庚戌也。
绍兴辛酉又灾,郡太守龙图周公纲即新之。
嘉定初又灾,集撰王公棐在郡幕,奉命重创,尝为精廨矣。
宝庆丁亥,漫塘刘公宰为赵君琚作《题名记》及《征官箴》,人多称颂之。
景定庚申,居民不戒,灾又及之。
咸淳丙寅侍郎陈公绮始创屋四楹于草莽荆棘之场,洞无壁立,不得与闾阎伍,过者愈薄之。
四年,天台侍郎慥堂郑公之仲子某,不鄙其陋,辱莅斯职。
既至,顾瞻徬徨,不忍周视,愀然太息曰:「此实吾之责也」。
默计事力,蹙蹙靡骋,何所鸠材,何所僝佣?
首以从物之费别贮以立其志,伐废址大樟以定其本,绳检浮蠹,对越实心,以俟其机。
果有天幸,脩翁大资王公之伯子大理簿来为员外司马,君以契家子受教于脩翁之门有年矣,理簿慨然曰:「成君之志,非吾其谁」?
于是请于侍郎赵侯孟传,愿宽其期会,以日额补亏之奇羡捐以起其役,且自割俸米食之,又以桥梁之馀材佐之,遂得以因其四楹,前后翼之以轩,厅堂门庑、吏舍庖湢,次第而完且美矣。
且敛墙缩地,虚其四旁,以防延燎。
斧斤断续,两年于兹,会其赀凡十有五万,无一毫及于商贾,皆欣欣然悦而愿藏于市也。
君以某有一日过从之雅,乃述其颠末,来徵事记曰:「某之先君子更历中外几三十年,屋不足以庇风雨,田不足以赡妻孥。
夙夜惧不克绍此清规,贸贸逐禄,贫甚于家,不敢以贱有司弛其责,冒兴大役,侥倖有成,何意深刻大书以述其劳?
念废兴岁月不可以无考,且冀后之来者增而大之,以盖吾陋」。
予窃谓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业,顾吾用心如何耳。
郑君耳濡目染,冰孽之操,不以贫累其心,见义必为,所以如是之勇,获乎上,得乎友,天实相之。
盖异时为仕者不自重,官与吏为市,吏与民为仇,天降其灾,屡剥其庐。
圣人观《剥》之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此万世为政之大教也。
嗣是居者警前日焚毁之惨,思今日兴复之难,原先王恤商贾之心,利民生日用之需,诚能厚其下,必能安其宅云。
福建运使直显谟阁少卿赵公墓志铭1219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一、《水心文集》卷二三、道光《武康县志》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公名彦倓,字安卿
宣祖四世彭城侯叔褧为曾祖,直秘阁、知池州尚之为祖,知饶州公广为父。
溧阳,县民潘,兄弟横猾,积为公私患,号三虎,邑官莫敢睨。
公具以白留守陈丞相
公默不答者累月,一日,忽委公曰:「信矣」!
潘悍仆数百,挺刃自卫,公开示祸福,皆缩却听命,遂缚三虎,正其罪。
扬州司户,有告主藏吏盗钱千万以上。
适兼狱掾,鞠之,吏涕泪满颐请死。
公察其情,屏人问故,则诸吏所共贷也。
使视笔帖,尽首服,一日而足。
帅大喜,然犹欲逮诸吏,公恳言:「某固与约,后将无以信」。
帅为抑止。
平江军节推,摄令宜兴县
以牧马券料为负,自南狩则然,常预用二年后税,民以此德其令,傲不轨法
公请诸司合奏,释旧逋,禁预借,百年弊事绝矣。
于潜县
大胥台省吏,弄权自恣,公列其奸,械送府。
而台吏果欲末减,即力争,乞先罢。
御史惮之,狱得不变。
浮桥迫市区,水数败,人溺死,公叠石跨巨梁坚成,至今民爱之。
留其像桥旁,公不听,曰:「苏公昔所游也」。
因撤以祠。
通判临安府、台州,知兴国军,岁旱蝗而开禧兵难作。
公缓经赋,弛山泽,通细微。
村樵贱鬻苦不酬,益增钱入之;
贵则损其直以利城郭。
永兴吴格失上供尤多,公坐贬秩。
愧谢,公曰:「有事时宽民租,根本计也。
一官何吝」!
且叹曰:「真贤令矣」!
又荐之。
虏分道进,江以南动骇不自保。
溃卒千人,谋据城外千秋观为乱。
公募能相捕斩者,未几,以其首至,馀党惊散,人心大安。
兴国虽小郡,而介江、鄂中流,备守夙设,器用犀锐,东西依为重蔽。
江淮荆湖两司,皆论公当迁,以劝艰难勤力之臣,由是既转官,复减磨勘,遂入将作监为丞。
出知袁州
湖南运判孟传反累载,毒甚郴、桂阳,公曰:「猺昔自相雠而斗,我主断不平,激使叛逆,已前误矣。
今株营兀戍,弥漫山谷,战无决胜,退虞尾袭,误不可再,国之忧也。
若密间巧说,阴诱显击,彼肘腋疑顾,腹心猜防,则还自相雠,而灭亦其势矣」。
帅漕议协,卒降孟传
进直秘阁考功郎,浙东提刑
初,朝廷患开禧会子轻,仅卖半价,悉改造及元陌止。
公扶法以便民,虽有重比,不敢试也。
已乃升宝谟阁,知绍兴府,然后尽所以流通之术。
苗之移于司农者,为之代输而折会于民;
会之滞于州库者,为之转籴而资钱于市;
钱会常相权,民无贵食,肆无虚券。
越事力弱,而守以贵人,相趋于简陋,久则不赀省,谓当然。
鹿鸣礼坏,不知何时,公始行之。
储其永费,曰兴贤庄。
筑捍海石塘,亦为庄以虞漏穴。
学士馆,城池垒壁,素毁败者,加葺饰丽好。
比将去,不雨数月,野草黄赤,免下三等户税,上二等半免,湖藉田米不输,举缗钱四十万为荒政助。
饥羸相扇,群聚陂湖中,言且乱,公取死囚,幂其首,刖两足,号于众曰:「此劫菱藕者也」。
其仁智不忍而能靖民如此。
公虽以徽猷阁再任,而旋即用为太府少卿
然不乐居中,暂入即求退。
显谟阁太平州,改漕江西
领使纲运隶其所者,皆直达勿团并。
公曰:「若此,则转运可罢矣」。
引古今事以辨。
朝廷是公言,如其故,然意益不乐,复求退。
移漕福建
公三奉使,皆称提会子,所行皆如浙东,州县不烦,民不病也。
嘉定十一年十月九日,疾卒于建安,年六十四。
夫人樊氏、江氏,仲氏,皆先卒。
十二年某月日,子成忠郎、监徽州酒税垞夫,迪功郎严州司理宏夫,迪功郎温州司户崇夫,与为伯晟后者从事郎、真州录事参军师雩,葬公于武康县上柏山。
婿曰宣教郎、知扬子县曾黯
尼曰悟空大师
孙时泰,将仕郎
孙女三人,幼也。
始,饶州殁而被谴,公泣愬十年,不避风雨,上为感动,复所削。
奉母孝,抚庶弟友爱。
亲善人,喜闻过,顿悟立改。
以材取知,无所随附。
其治果敢疏达,而归于平恕
自小官,所至著声绩,而会稽之政,特见独出,近世未有也。
然余尝怪越中陆海衍沃,山水明秀,冠于东南,家不营而给,人不令而服,晋、唐牧守,啸歌饮酒,永夕而已。
若夫趣办救过而以不足日为叹,复赋倍输而以不赖生为戚,则未之闻也。
然则何欤?
天反欤?
地反物欤?
其难易得失,昔异而今不同,必有故矣。
故公焦心疲力,自末反本,而民誉之,以手扣额而未已也。
铭曰:
所谓材,如刃作棱;
习砥于人,以割为能。
赵侯恳恳,如母哺儿;
岂无威严?
用之孔时。
名开禧,收实嘉定
恩涵泽濡,在越尤盛。
累阁而进,犹梯级间;
一以卿招,遂陨不还。
慨其生存,孰与死灭!
岸谷有迁,兹铭是揭。
嘉定十二年八月□日。
宝谟阁待制隆兴府徐公墓志铭1215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水心文集》卷二一、《黄氏日钞》卷六八、《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公讳谊,字子宜一字宏父温州人
有徐寅者,相王审知,寅之孙薄其官,遁于平阳自号处士
寅以上,无世次,而处士庙于沙冈为别祖。
公二大父仲熙、世充,考迪哲,皆以惠爱称,今江南石马头百间,其所为也。
公贵,赠迪哲奉直大夫
公登乾道八年进士第教授池州,江、浙后进负担来学。
宰相曰:「当为太学得师」。
博士,迁枢密院编修官太常丞
天子亲政久,威柄积上,臣下多皇恐顾望,事惟奉旨而行。
公谏曰:「若是,则人主日圣,人臣日愚,陛下谁与共功」!
色庄
改论乐制,公对:「宫乱则荒,其君骄;
商乱则陂,其官坏」。
上遽和容受规,徐曰:「卿可谓不以官自惰矣」。
丁奉直忧,知徽州
光宗内禅,公奏:「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
至诚不息,则可以达天德矣,愿陛下守而勿失」。
宰相邀公留,公谢曰:「某方欲劝公去,奈何」?
歙县上妻杀夫,以五岁女为證。
公疑曰:「妇人能以一掴致人死乎」?
缓之,未覆也。
既而实税于庭,死民母及弟在焉。
乃言:「我子欠租,系久不胜饥,大叫,役者批之,堕水亹耳,宿昔死矣」。
然后保正伏罪,并劾受赇吏,阖州感动。
所谓实税者,婺源户馀三万,而逃绝六千,其新安还朱乡户税役十无二三。
公始令民以干照造簿自实其税,应者蚁集
婺源诸大豪不喜,谤于朝,移提举浙西,公请讫籍而行,不听。
公在徽,常单行入村落,除其赋万缗。
山谷叟老,具鼓笛侑酒送公,泣而别。
过朝,疏兵民十二事,持不下。
丞相请付外,上悉钩摘要语,多施行者。
时方拜右丞相,将引公自助,延纳甚密。
公曰:「上圣质宽平,相公宜匪躬协赞。
若意向有偏,祸不旋踵」。
揖而起。
浙西水利尤重,公论其切于时者曰:「昔下流不疏而水上溢,故凿直曲港,还三江故道,开宜兴百渎,所以顺导下流也,惟高亢田径乃潴堰之尔。
昔之言水,如单锷、郏亶皆是也。
今开吴松江下流与宜兴渎属之海者,无虑数十百所。
异时浦港磬折以趋海,今近浦之民,多取径直决。
苏、湖、常、秀,旧为泽国,比年雨或后至,种且不入,盖围田众而疏导多也。
小人见利,不畏其害。
围于浅水,既为高田;
围于茭荡,既为稻田。
二俱不已,复有下脚。
始之重陂,太半为土;
始之良田,背水自晒。
十日不雨,农废作业。
然且承用旧说,又将疏之,失利害之实矣。
故旧田沟浍当浚治,围田下脚无辄开,已开未填当捺合。
今之言水者,能行是三说,则高原旧田还为衍沃,而农不病矣。
入为吏部郎,迁右司左司
今上即位,迁检正中书门下公事,兼权刑部侍郎
岁不熟半天下,宰相以命公。
吏或夜半携乞米奏至,歘起拥被,烛其重轻量分数应之。
报下,未尝失时刻。
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
公叹曰:「京师弹压,如传餐耳,况应办手掬食也,首善何所仰」!
请于上曰:「今鳏寡孤独夜宿煖堂寒苦,而僦钱无所得。
臣欲度都门外为入居养院,费大不给。
内帑皆三朝恭俭之积,陛下幸图之」!
上蹙然曰:「卿言是也」。
赐贯馀四万。
即相地市木。
会有御史刘德秀疏,罢,庆元元年三月也。
胡纮再疏,责副团置南安军,移袁、婺州
嘉泰元年六月,始听自便。
久之,复朝散大夫提举崇道观
二年,王师北出,以公知江州
辞不获,与子浑杖策赴郡。
虏数道迎拒,兵压江、汉
奸民乘隙谋乱,讹言相恐,公捕诛首恶,字其饿羸,恩接宾旅。
募人于浙东,部分练习。
烧墼筑城,创轻舠船,往来捷疾。
夏口而下,依公为强。
虏既去,朝廷是公所为,除集英殿修撰
待制宝谟阁,知建康府,兼制置江淮
初,虏围庐、楚不下而归,犹缀濠州以待和,时时抄劫,与我师遇,杀伤相当。
淮人大惊,复迸流江南,在建康者数十万,皆曰「虏再至矣」!
公昼夜拊循,益备禦,请专捍敌,勿从中御。
朝廷疑于和戎弗利,亟移知隆兴府
黑风猺罗孟传与其叔罗时忿争雠杀,湖南孟传而右时。
孟传怒,杀飞虎亲兵以叛,祸连江西,吉、赣四州劳于戍守。
孟传因土豪以情愬公,且乞降,公为列上曰:「受降非臣事也,顾大计宜听」。
诏许从江西降,而公已病。
既而赏及两路,公不预也。
嘉定元年,有星陨州之南,明日七月朔而公卒,年六十五。
二年十一月朔,葬于鸣山
夫人宋氏,先公卒。
二子,冲,迪功郎
浑,将仕郎
长女嫁西外宗教士逊,次进士章学礼,幼未行也。
公少而异质,自然合道。
天下虽争为性命之学,然而滞痼于语言,播流于偏末,多茫昧影响而已。
及公以悟为宗,县解昭彻,近取日用之内,为学者开示。
修證所缘,至于形废心死,神视气听,如静中震霆,冥外朗日,无不洗然自以为有得也。
前后执政以国事访公者,告之必尽。
初,光宗疾,免到重华,而日视朝毋改,中外交章论切
公既入谏,退见宰相,泪落曰:「上慰纳从容,然目瞪不瞬而意恍惚,真病也已!
盍为诏四方祷祠郊庙,进皇子嘉王参决」。
丞相未及用,跳之徐村,上使公谕还浙江亭,复其位。
疾终不愈,孝宗崩,又不能丧,公与少保吴琚议,请太皇太后临朝,扶嘉王代祭,答群臣礼,幕士取帘帏俟命,后自祭奠,乃止。
于是将禫,上临丧未可知也。
公忧愤呕泄卧,责赵丞相曰:「自古人臣,为忠则忠,为奸则奸;
忠奸杂而能济者,未之有也。
公内虽心惕,外欲坐观,非杂之类欤!
国家存亡,在兹一举」。
赵公问策安在,公以知閤门事蔡必胜授之,使同为知閤韩侂胄固请于太皇太后
禫之旦,嘉王竟立。
呜呼!
当是时,谤讟横流,而天下之口不可遏矣。
微公定计,将使一夫攘袂而趋,然则社稷永安而宗庙常尊,泽施于今者,公之大节不可掩也。
余观公忠利惨怛,能任大事,视人如己,本无以取嫉于世,而世亦无忌公者。
侂胄既得志则骄肆,公面诲之,惭恨,故得祸最酷,流落十年不复用。
铭曰:
古之闻道,以身为言;
开乾阖坤,圆方各旋。
后之闻道,以言为身;
因其已行,笔舌之陈。
人实不弘,狭而易安;
公胡早悟,婴此百难!
绍熙讧讧,天作闵凶;
举世惊哀,莫敢弭锋。
公初何营?
裂肝碎脑;
公后何成?
宗国是保。
彼谮人者,不祀忽谮;
畀尔枕席,诒我泥涂。
生不求荣,死不求谥;
人臣之义,惟以自致。
鸣山高高,终风续涛;
爰居时来,助其永号!
嘉定八年三月□日。
配食大成乐章 酌献沂国公孔伋 南宋 · 王应麟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公传自曾,孟传自公。
有的绪承,允得其宗。
提纲开缊,乃作中庸。
侑于元圣,亿载是崇(《四明文献集》卷四)